103岁的李术华老人
第1页/共1页
103岁的李术华老人
一个人的长寿,可以说是一种福气,而整个国民的健康长寿,则是社会祥和、国家昌盛的标志。
彭山县是我国第一个经过国家级多学科专家鉴定的“中国长寿之乡”。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了该县凤鸣镇红鱼村五组,采访了现年103岁的李术华老人。
103岁的老人还能下地做一些轻松的农活,这在当地成了新闻。那么,李术华的长寿经是什么呢?还得从头说起。
一、苦从甘来,助人为乐
李术华老人出生在四川省彭山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父母给她取名“术华”,是希望她不但要美丽还要能写算,出人头地。两年后,父母又给李术华添了一个小妹妹,一家4口人,幸福地生活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彻底击垮了李家。李术华的妈妈因病告别了人世。那年李术华才5岁,妹妹才3岁。
父亲为了拉扯大女儿们,不得不到外地去打工换回一些玉米、红苕等食物回来。在“太阳出来三丈三,农家房顶无炊烟,肚皮饿得贴到背,肠子饿得起卷卷”,的岁月里,从12岁起李术华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也学会了织布及针线活。父亲将李术华所做的针线活拿到街上,还能换些食品回来。
13岁时,李术华就经常帮左邻右舍的人做些缝缝补补的事。人们都十分喜爱这个聪明的姑娘。
二、心满意足,知足常乐
李术华因有从小练就的一副好手艺——织布及缝补,在当时的偏僻农村来说,算是能人。在李术华16岁时,许多媒人都为其介绍对象,有大户人家的,也有经商的,李术华都不表态。最后,她与一位在家种田的小伙子结了婚。人们搞不懂,都来询问李术华,她则回答道:我不求他大富大贵,只求他对家庭负责,孝敬老人,有爱心,身体健康就行。她说:“这叫知足常乐。”
三、生活规律,自得其乐
老人现在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起床后,先简单洗漱,再去院坝里走动20分钟。早餐是一个荷包蛋,外加一个蛋糕。早餐后,去菜地里种种蔬菜,或为蔬菜浇浇水等。10点半步行到距她家一公里远的村上与其他人聊聊天,摆摆龙门阵。12点往回返,12点半与家人一同吃午饭。13点10分上床午休半小时。14点起床看看电视,或听听音乐。晚饭后与家人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听听儿孙们的工作等情况。晚上9点上床休息。
现在老人已是五代同堂,整个大家庭共有33口人。老人的大女儿现今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当地政府每月为老人发放长寿生活补助费120元。老人说:“我现在太幸福了。”
彭山县是我国第一个经过国家级多学科专家鉴定的“中国长寿之乡”。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了该县凤鸣镇红鱼村五组,采访了现年103岁的李术华老人。
103岁的老人还能下地做一些轻松的农活,这在当地成了新闻。那么,李术华的长寿经是什么呢?还得从头说起。
一、苦从甘来,助人为乐
李术华老人出生在四川省彭山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父母给她取名“术华”,是希望她不但要美丽还要能写算,出人头地。两年后,父母又给李术华添了一个小妹妹,一家4口人,幸福地生活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彻底击垮了李家。李术华的妈妈因病告别了人世。那年李术华才5岁,妹妹才3岁。
父亲为了拉扯大女儿们,不得不到外地去打工换回一些玉米、红苕等食物回来。在“太阳出来三丈三,农家房顶无炊烟,肚皮饿得贴到背,肠子饿得起卷卷”,的岁月里,从12岁起李术华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也学会了织布及针线活。父亲将李术华所做的针线活拿到街上,还能换些食品回来。
13岁时,李术华就经常帮左邻右舍的人做些缝缝补补的事。人们都十分喜爱这个聪明的姑娘。
二、心满意足,知足常乐
李术华因有从小练就的一副好手艺——织布及缝补,在当时的偏僻农村来说,算是能人。在李术华16岁时,许多媒人都为其介绍对象,有大户人家的,也有经商的,李术华都不表态。最后,她与一位在家种田的小伙子结了婚。人们搞不懂,都来询问李术华,她则回答道:我不求他大富大贵,只求他对家庭负责,孝敬老人,有爱心,身体健康就行。她说:“这叫知足常乐。”
三、生活规律,自得其乐
老人现在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起床后,先简单洗漱,再去院坝里走动20分钟。早餐是一个荷包蛋,外加一个蛋糕。早餐后,去菜地里种种蔬菜,或为蔬菜浇浇水等。10点半步行到距她家一公里远的村上与其他人聊聊天,摆摆龙门阵。12点往回返,12点半与家人一同吃午饭。13点10分上床午休半小时。14点起床看看电视,或听听音乐。晚饭后与家人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听听儿孙们的工作等情况。晚上9点上床休息。
现在老人已是五代同堂,整个大家庭共有33口人。老人的大女儿现今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当地政府每月为老人发放长寿生活补助费120元。老人说:“我现在太幸福了。”
1
去年,笔者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探亲,当地《东方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了该国一对105岁的孪生姐妹寿星的事迹。她们创造了孪生姐妹最长寿的世界纪录,并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正式确认。这对孪生姐妹的长寿事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对姐妹花寿星名叫埃伦·罗伯森和莎拉·詹默金,她们生于1902年5月29日,家住加拿大南部萨斯喀彻温省的一个叫沃尔特的小镇。父亲叫霍尔,母亲叫詹妮。她们是霍尔夫妇的第九和第十个孩子。埃伦和莎拉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抚养10个孩子的重担完全落在了母亲詹妮的身上,生活异常艰辛。
小姐妹8岁时,全家搬迁到加拿大中南部的温尼伯市。据埃伦回忆: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的便利设施,没有照明和汽车,家庭生活很艰辛,但我们依然生活得快乐。埃伦回忆说:“儿时的妹妹莎拉永远是一个‘开心果’。她似乎总是乐呵呵的,你可以从她的照片上看得出来,而我当时则是个小讨厌。”童年的埃伦和莎拉不仅穿一样的服装,而且总是形影不离,即使到晚上也高高兴兴地手拉手上街玩耍,从不感到害怕。
不向困难低头,保持乐观的良好心态,是她们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对姐妹长大后各自结婚成家,并各奔东西。姐姐埃伦留在了温尼伯市,妹妹莎拉则远嫁到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去年5月29日,正在疗养院休养的埃伦迎来了105岁生日,她的至爱亲朋几乎全部到场,为她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生日庆祝聚会。她的孪生妹妹莎拉则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过了这一意义不同寻常的105岁生日。
现在,姐姐埃伦除了耳朵有点背外,依旧精神矍铄,诙谐风趣。生日这天,她坐在轮椅上接受了当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她笑着说:“能够成为一个孪生姐姐,我很幸运。”关于她的长寿秘诀,埃伦总结道:一是坚持运动,二是乐善好施,三是爱好清洁,四是从不吸烟。
埃伦一生酷爱运动。据粗略统计,她曾在脚踏车上骑行了16万公里。直到93岁,她还在一家养老院当有氧健身操教练,每次长达1个小时。她74岁的儿子狄克逊·罗伯森介绍说,当时那些学员们每次只能上半小时课,因为他们根本跟不上她的节奏。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是她们健康长寿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埃伦不仅注重坚持运动,还注重保持头脑的清醒,以养心健脑。她23岁的曾孙乔丹·皮克托介绍说,老太太有保持头脑清醒的独家心得:“看书、打牌,她总可以找到让大脑神经保持兴奋的法子。”当记者问及对年轻一代有何忠告时,埃伦强调做人应当乐善好施。她说:“在我看来,每个有收入的人,都应当为一名海外的孩子提供资助。现在人们挣这么多钱,我们应当学会与他人分享。”
怀有慈心爱心,乐于爱人助人,也是她们实现健康长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这对姐妹花寿星名叫埃伦·罗伯森和莎拉·詹默金,她们生于1902年5月29日,家住加拿大南部萨斯喀彻温省的一个叫沃尔特的小镇。父亲叫霍尔,母亲叫詹妮。她们是霍尔夫妇的第九和第十个孩子。埃伦和莎拉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抚养10个孩子的重担完全落在了母亲詹妮的身上,生活异常艰辛。
小姐妹8岁时,全家搬迁到加拿大中南部的温尼伯市。据埃伦回忆: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的便利设施,没有照明和汽车,家庭生活很艰辛,但我们依然生活得快乐。埃伦回忆说:“儿时的妹妹莎拉永远是一个‘开心果’。她似乎总是乐呵呵的,你可以从她的照片上看得出来,而我当时则是个小讨厌。”童年的埃伦和莎拉不仅穿一样的服装,而且总是形影不离,即使到晚上也高高兴兴地手拉手上街玩耍,从不感到害怕。
不向困难低头,保持乐观的良好心态,是她们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对姐妹长大后各自结婚成家,并各奔东西。姐姐埃伦留在了温尼伯市,妹妹莎拉则远嫁到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去年5月29日,正在疗养院休养的埃伦迎来了105岁生日,她的至爱亲朋几乎全部到场,为她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生日庆祝聚会。她的孪生妹妹莎拉则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过了这一意义不同寻常的105岁生日。
现在,姐姐埃伦除了耳朵有点背外,依旧精神矍铄,诙谐风趣。生日这天,她坐在轮椅上接受了当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她笑着说:“能够成为一个孪生姐姐,我很幸运。”关于她的长寿秘诀,埃伦总结道:一是坚持运动,二是乐善好施,三是爱好清洁,四是从不吸烟。
埃伦一生酷爱运动。据粗略统计,她曾在脚踏车上骑行了16万公里。直到93岁,她还在一家养老院当有氧健身操教练,每次长达1个小时。她74岁的儿子狄克逊·罗伯森介绍说,当时那些学员们每次只能上半小时课,因为他们根本跟不上她的节奏。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是她们健康长寿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埃伦不仅注重坚持运动,还注重保持头脑的清醒,以养心健脑。她23岁的曾孙乔丹·皮克托介绍说,老太太有保持头脑清醒的独家心得:“看书、打牌,她总可以找到让大脑神经保持兴奋的法子。”当记者问及对年轻一代有何忠告时,埃伦强调做人应当乐善好施。她说:“在我看来,每个有收入的人,都应当为一名海外的孩子提供资助。现在人们挣这么多钱,我们应当学会与他人分享。”
怀有慈心爱心,乐于爱人助人,也是她们实现健康长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2
朱和芳老人是四川省都江堰市远近闻名的老寿星。她今年已102岁了,依然身体健康,精神头儿十足,走起路来,腰不躬,背不驼,面色红润,很难想象这么乐观开朗、精神矍铄的老人已经102岁了。
老人生于1906年4月17日,一生共育有一儿一女,儿子现年已87岁了,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共有25口人;当记者问及老人的长寿之道时,老人的儿子吴佳福给记者泡上茶水,等众人落座后,就打开了话匣子……
秘诀之一:一生勤劳智慧,获得殊荣。
朱和芳在18岁时就嫁到吴家,不仅吴家上下一致公认她是既勤劳,又智慧过人的好媳妇,而且村、社干部及社员都认为她出工主动、积极,在劳动中争抢重活、累活干,深受人们的好评。1951年她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1952年由杨顺清、高志和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入党后,朱和芳不仅连任村妇女主任,而且还兼任村支委,特别是在乡、镇合一后,万安村、香花村、建设村三个村合并为一村,人口达两千多人,土地面积广,工作量大,无论是天晴下雨,酷暑寒冬,白天黑夜,朱和芳不辞辛苦地奔波在群众之中。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活相当困难,群众怨声载道,工作相当艰苦。朱和芳任劳任怨,实事求是地带领全村人民,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她曾多次参加县、市的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并多次被邀请到部队机关、团体作报告。1960 年,朱和芳获得了“四川省工农业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现每年还要享受政府颁发的荣誉津贴呢!
秘诀之二:住所山清水秀,环境养人。
朱和芳从小生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山村,这里不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四季宜人,而且青城山上野菜、野果、山药、野生鱼虾都是最好的饮食佳品。2004年6月15日,老人的事迹还被都江堰市收集到了寿星谱之中。在这年重阳节之际,老人受到了时任都江堰市副市长何勋的亲切接见,何副市长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您老要好好保重身体,有啥需要,告诉我们啊!”
秘诀之三:晚辈孝顺,家庭和睦。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人长寿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平时让她开开心心,万事顺她的意,不能生气。”儿媳说:“我婆婆80岁以后,脾气急,爱发火,但思想转变也快,我慢性子,有耐心,逢婆婆不高兴,我便想方设法哄老人开心。几十年来,我们婆媳从来就没有红过脸儿。”
朱和芳老人接过话茬:“儿媳妇孝顺,事事都让着我,那年我生病住院,还多亏我儿媳照顾周到,一个病房的人都以为她是我的亲闺女呢!”
吴佳福和老伴现在都是80多岁了,仍然悉心照料着老母亲。老人的被褥每年要拆洗4次,衣服脏了更会随时洗干净。冬天来临时,他们总要早早地把房间的炉火生得旺旺的,生怕老人着了凉;夏天炎热,他们又担心老人吹电扇受风,就给老人扇扇子!老人在家憋闷了,他们便陪着出去散步。
在吴佳福夫妇的带动和影响下,朱和芳老人的孙子、孙女们都十分孝顺,即使在外地工作,也经常回家来看望老祖母。
秘诀之四:吃喝从不挑剔,饮食清淡。
吴佳福说,老母亲饮食清淡,尤其喜欢吃粗粮、素食。现在她早餐一般是半斤牛奶,一个鸡蛋,外加一块蛋糕,午餐和晚餐没有特殊要求,通常是和孩子们一起吃。老人晚餐吃得较少,什么都吃,从不偏食、不贪食。
如今吴佳福夫妻俩和朱和芳老人形影不离。他们对老人的饮食也格外注意,每顿饭前都先问老人吃什么,只要老人喜欢吃,就是再费事也要满足老人的要求。老人的牙齿如今全掉了,要吃的菜,炖烂才行,因此,他们每次做菜,都会给老人另备一份。
老人生于1906年4月17日,一生共育有一儿一女,儿子现年已87岁了,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共有25口人;当记者问及老人的长寿之道时,老人的儿子吴佳福给记者泡上茶水,等众人落座后,就打开了话匣子……
秘诀之一:一生勤劳智慧,获得殊荣。
朱和芳在18岁时就嫁到吴家,不仅吴家上下一致公认她是既勤劳,又智慧过人的好媳妇,而且村、社干部及社员都认为她出工主动、积极,在劳动中争抢重活、累活干,深受人们的好评。1951年她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1952年由杨顺清、高志和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入党后,朱和芳不仅连任村妇女主任,而且还兼任村支委,特别是在乡、镇合一后,万安村、香花村、建设村三个村合并为一村,人口达两千多人,土地面积广,工作量大,无论是天晴下雨,酷暑寒冬,白天黑夜,朱和芳不辞辛苦地奔波在群众之中。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活相当困难,群众怨声载道,工作相当艰苦。朱和芳任劳任怨,实事求是地带领全村人民,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她曾多次参加县、市的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并多次被邀请到部队机关、团体作报告。1960 年,朱和芳获得了“四川省工农业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现每年还要享受政府颁发的荣誉津贴呢!
秘诀之二:住所山清水秀,环境养人。
朱和芳从小生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山村,这里不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四季宜人,而且青城山上野菜、野果、山药、野生鱼虾都是最好的饮食佳品。2004年6月15日,老人的事迹还被都江堰市收集到了寿星谱之中。在这年重阳节之际,老人受到了时任都江堰市副市长何勋的亲切接见,何副市长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您老要好好保重身体,有啥需要,告诉我们啊!”
秘诀之三:晚辈孝顺,家庭和睦。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老人长寿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平时让她开开心心,万事顺她的意,不能生气。”儿媳说:“我婆婆80岁以后,脾气急,爱发火,但思想转变也快,我慢性子,有耐心,逢婆婆不高兴,我便想方设法哄老人开心。几十年来,我们婆媳从来就没有红过脸儿。”
朱和芳老人接过话茬:“儿媳妇孝顺,事事都让着我,那年我生病住院,还多亏我儿媳照顾周到,一个病房的人都以为她是我的亲闺女呢!”
吴佳福和老伴现在都是80多岁了,仍然悉心照料着老母亲。老人的被褥每年要拆洗4次,衣服脏了更会随时洗干净。冬天来临时,他们总要早早地把房间的炉火生得旺旺的,生怕老人着了凉;夏天炎热,他们又担心老人吹电扇受风,就给老人扇扇子!老人在家憋闷了,他们便陪着出去散步。
在吴佳福夫妇的带动和影响下,朱和芳老人的孙子、孙女们都十分孝顺,即使在外地工作,也经常回家来看望老祖母。
秘诀之四:吃喝从不挑剔,饮食清淡。
吴佳福说,老母亲饮食清淡,尤其喜欢吃粗粮、素食。现在她早餐一般是半斤牛奶,一个鸡蛋,外加一块蛋糕,午餐和晚餐没有特殊要求,通常是和孩子们一起吃。老人晚餐吃得较少,什么都吃,从不偏食、不贪食。
如今吴佳福夫妻俩和朱和芳老人形影不离。他们对老人的饮食也格外注意,每顿饭前都先问老人吃什么,只要老人喜欢吃,就是再费事也要满足老人的要求。老人的牙齿如今全掉了,要吃的菜,炖烂才行,因此,他们每次做菜,都会给老人另备一份。
2
众所周知,陈立夫先生是***元老,也是一名长寿老人,讲究养身之道,2001年病逝于台中,享年102岁。
我外甥从台湾回大陆探亲,送我几本“袋袋书”(可放在衣袋里的小书)。书名《永保健康》,是台湾“永保健康协会”集世界各地会员捐资出版的一本不定期健康科普刊物。在第二十一期上登有一篇陈立夫先生写的《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文章,也可说是他自述的长寿秘诀,文章较长,现把主要内容摘要介绍与读者共分享。
陈老首先说:长命百岁,是人人所期望的,但是非人人所能达致的。其原因甚多:一、有属于先天所禀赋;二、有属于后天的保养;三、有灾难而能逃过;四、有俗务而能减少。然后他一一讲来供大家作参考,并风趣地说了一句:“我是真正活得一百岁了。”
一、先天的禀赋
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我则具有四种,述之如下:
1.我能熟睡:陈老一睡下去,不到几分钟就能睡着,而且不久就睡得很熟,这是恢复疲劳的最有效方法。他夫人孙禄卿女士常常开玩笑说妒忌他有这好福气。
2.不发脾气:陈老每遇到困难,往往只怪自己,不怪人家,所以不会发脾气。对下属客客气气,没发过一次脾气,不知脾气何用。有时看见蒋校长对下属大发脾气,陈老劝蒋学德国兴登堡将军,一生从来不发脾气,说:“发脾气是自己责备自己”,“要做到常自责,才是修身之道”。蒋听了默默不语。
3.记忆力强:陈老很小在私塾中就以记忆力强胜同学。例如一本《孟子》,他三四天就能背熟。在中学里,考试总分常第一。后来在北伐军总司令部任机要科长,为协助加强记忆,发明了“五笔检字法”,后来中央党部之党员姓名排列,即照他的“五笔检字法”排列,在500万党员中去找一个党员,只须一分钟。
4.有恒心:陈老的有恒,从私塾到馆每天第一做起,因此放馆亦是第一(先到先放),做论文亦要赶上人家,及早交卷,名列第一。后来进入中学,数学总是交卷最快,经常可得满分。推其原因,仍为记忆力强而又能持之以恒。
二、后天的保养
他的保养口诀是:
养身在动 养心在静
饮食有节 起居有时
物熟始食 水沸始饮
多食果菜 少食肉类
头部宜冷 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 无求乃安
陈老说的“物熟始食”,是对现在有人吃生牛羊肉、海鲜等已成为习惯,认为只求好吃不问其他,这是癌症日见增多的原因之一。他有一篇论文《癌症成因之新理论》,发表在菲律宾召开的世界医学大会。对于“头部宜冷,足部宜热”,指的是中国老年人睡眠前以热水洗脚,非至极寒冷之时不戴帽子,他信此理而保持此习惯。
三、大难的逃避
陈老一生中,在煤矿中遇难4次,空中遇难5次,地面上遇难2次,都幸自身机警灵敏,逢凶化吉,真所谓命不该绝。
四、减少俗务寻求安宁
陈老服务社会75年,终日忙忙碌碌,身体健康必受影响,所以从80岁生日起,他自限有五项“不为”之事:1.不剪彩;2.不证婚;3.参加婚礼及寿宴不发言;4.不为较其年幼的死者盖党旗等;5.不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些决定从不破例。陈老认为:“有了以上原则,遵守不渝,乃能达致百岁之年,天命亦人力焉。”
最后陈老说:“余之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它病也发生过,今居然活到一百岁不亦天乎。”
我外甥从台湾回大陆探亲,送我几本“袋袋书”(可放在衣袋里的小书)。书名《永保健康》,是台湾“永保健康协会”集世界各地会员捐资出版的一本不定期健康科普刊物。在第二十一期上登有一篇陈立夫先生写的《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文章,也可说是他自述的长寿秘诀,文章较长,现把主要内容摘要介绍与读者共分享。
陈老首先说:长命百岁,是人人所期望的,但是非人人所能达致的。其原因甚多:一、有属于先天所禀赋;二、有属于后天的保养;三、有灾难而能逃过;四、有俗务而能减少。然后他一一讲来供大家作参考,并风趣地说了一句:“我是真正活得一百岁了。”
一、先天的禀赋
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我则具有四种,述之如下:
1.我能熟睡:陈老一睡下去,不到几分钟就能睡着,而且不久就睡得很熟,这是恢复疲劳的最有效方法。他夫人孙禄卿女士常常开玩笑说妒忌他有这好福气。
2.不发脾气:陈老每遇到困难,往往只怪自己,不怪人家,所以不会发脾气。对下属客客气气,没发过一次脾气,不知脾气何用。有时看见蒋校长对下属大发脾气,陈老劝蒋学德国兴登堡将军,一生从来不发脾气,说:“发脾气是自己责备自己”,“要做到常自责,才是修身之道”。蒋听了默默不语。
3.记忆力强:陈老很小在私塾中就以记忆力强胜同学。例如一本《孟子》,他三四天就能背熟。在中学里,考试总分常第一。后来在北伐军总司令部任机要科长,为协助加强记忆,发明了“五笔检字法”,后来中央党部之党员姓名排列,即照他的“五笔检字法”排列,在500万党员中去找一个党员,只须一分钟。
4.有恒心:陈老的有恒,从私塾到馆每天第一做起,因此放馆亦是第一(先到先放),做论文亦要赶上人家,及早交卷,名列第一。后来进入中学,数学总是交卷最快,经常可得满分。推其原因,仍为记忆力强而又能持之以恒。
二、后天的保养
他的保养口诀是:
养身在动 养心在静
饮食有节 起居有时
物熟始食 水沸始饮
多食果菜 少食肉类
头部宜冷 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 无求乃安
陈老说的“物熟始食”,是对现在有人吃生牛羊肉、海鲜等已成为习惯,认为只求好吃不问其他,这是癌症日见增多的原因之一。他有一篇论文《癌症成因之新理论》,发表在菲律宾召开的世界医学大会。对于“头部宜冷,足部宜热”,指的是中国老年人睡眠前以热水洗脚,非至极寒冷之时不戴帽子,他信此理而保持此习惯。
三、大难的逃避
陈老一生中,在煤矿中遇难4次,空中遇难5次,地面上遇难2次,都幸自身机警灵敏,逢凶化吉,真所谓命不该绝。
四、减少俗务寻求安宁
陈老服务社会75年,终日忙忙碌碌,身体健康必受影响,所以从80岁生日起,他自限有五项“不为”之事:1.不剪彩;2.不证婚;3.参加婚礼及寿宴不发言;4.不为较其年幼的死者盖党旗等;5.不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些决定从不破例。陈老认为:“有了以上原则,遵守不渝,乃能达致百岁之年,天命亦人力焉。”
最后陈老说:“余之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它病也发生过,今居然活到一百岁不亦天乎。”
3
李清云(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长期素食,二心静、开朗,三常年将枸杞煮水当茶饮。
英国、法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得到这一消息后,便对枸杞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枸杞中含有一种没有见过的维生素,便取名为“维生素X”,也称为 “驻颜维生素”。经动物实验证实,枸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等作用。枸杞的返老还童作用表现为:对脑细胞和内分泌腺有激活和新生作用,增强荷尔蒙的分泌,清除血中积存的毒素,从而可维持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枸杞子,又名杞子、血果、天精、地仙,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因其有抗衰延龄作用,因而历代医家又称其为“却老”。人们一直将其作为滋补益寿良药。
枸杞的祛疾延龄作用由来已久,早在殷代的甲骨文及《诗经》、《山海经》中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言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药性论》言其“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本草汇言》载:“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唐代诗人刘禹锡对枸杞极为推崇,并有《枸杞井》诗赞云:“僧方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不愁,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有一勺可延龄。”
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精气、坚筋骨、滋肝肾、止消渴、明目、抗衰老的功效,用于治病可治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肺结核、慢性肝炎、阳痿、遗精等疾病。用于补虚延年,则适用于体虚腰酸、老年眼花、神经衰弱、虚烦失眠等症状。
枸杞子美名远扬,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尤其是中医药药理研究人员较早地开展了对枸杞的主要成分和免疫药理学的研究。现代成果表明,枸杞至少含有:以甜菜碱为主的5种生物碱,数十种甾醇类化合物,16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几乎是所有食品中含量最高的),3种脂肪酸,16 种氨基酸。大量的水溶性多糖。枸杞多糖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是枸杞补虚扶正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能对骨髓造血系统功能有较全面的促进作用,可抑制机体内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脂褐素沉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值反应功能,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并且还能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据英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天然的β胡萝卜素能抗老、抗癌及预防日照皮肤损伤。科学家认定,自由基是人体代谢产生的惰性因子,是机体老化及癌变的活性剂。而β胡萝卜素能消灭清除自由基的恶性作用,因而是延缓衰老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饮食因素。科研证明,饮食中如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则某些癌症发病率可大为降低,尤其是口腔、肺、前列腺、皮肤和肝癌等。同时β胡萝卜素还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实,枸杞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抗肿瘤治疗中能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升高周围血的白细胞数,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此外,枸杞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也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单胺氧化酶是一广泛存在于动物不同组织如血浆、脑、肝等之中的酶类,有催化单胺氧化脱氨的作用。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升高是机体衰老加速的原因之一。枸杞还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从免疫学说和抗自由基学说两个方面论述,枸杞子延缓衰老更具有科学依据,为人们今后更好地利用枸杞子延年益寿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服食枸杞子延年却老的方式方法很多,数千年的食补食疗文化,孕育了以枸杞子为主药的多种剂型的药方。以下列举实用简便易学的一些药膳配方,以飨读者。
草龙珠蜜汁枸杞子 枸杞子、龙眼肉各20克,葡萄干50克,蜂蜜20克,菠萝200克。以上各种用净水冲净,入小碗加蜂蜜及适量水入蒸笼蒸20分钟。常服延年益寿,充实正气,补气养血。
枸杞枇杷膏枸杞子、枇杷果、黑芝麻、桃仁各50克,蜂蜜适量,将枇杷果、桃仁切碎,枸杞子、黑芝麻洗净加水浸泡放入锅内,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液3次,合并煎液,用小火浓缩至膏,加蜜1倍即成,冷却装瓶待用,益肺肾补虚,平喘咳润燥,用于晚期肺癌虚弱,体质软弱患者。
枸杞牛鞭花 枸杞50克,鲜牛鞭300克,生姜3克,丁香5克,花椒、精盐等适量,将鲜牛鞭洗净,剥净筋膜、臊腺,同生姜、丁香、花椒、盐、枸杞入钵隔水炖熟,可食肉饮汁。有滋阴壮阳、养肝益肾、强壮身体之功,用于遗精、阳痿、腰酸腿软,夜尿频繁等症。
英国、法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得到这一消息后,便对枸杞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枸杞中含有一种没有见过的维生素,便取名为“维生素X”,也称为 “驻颜维生素”。经动物实验证实,枸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等作用。枸杞的返老还童作用表现为:对脑细胞和内分泌腺有激活和新生作用,增强荷尔蒙的分泌,清除血中积存的毒素,从而可维持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枸杞子,又名杞子、血果、天精、地仙,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因其有抗衰延龄作用,因而历代医家又称其为“却老”。人们一直将其作为滋补益寿良药。
枸杞的祛疾延龄作用由来已久,早在殷代的甲骨文及《诗经》、《山海经》中均有记载,《神农本草经》言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药性论》言其“补精气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本草汇言》载:“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唐代诗人刘禹锡对枸杞极为推崇,并有《枸杞井》诗赞云:“僧方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不愁,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有一勺可延龄。”
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精气、坚筋骨、滋肝肾、止消渴、明目、抗衰老的功效,用于治病可治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肺结核、慢性肝炎、阳痿、遗精等疾病。用于补虚延年,则适用于体虚腰酸、老年眼花、神经衰弱、虚烦失眠等症状。
枸杞子美名远扬,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尤其是中医药药理研究人员较早地开展了对枸杞的主要成分和免疫药理学的研究。现代成果表明,枸杞至少含有:以甜菜碱为主的5种生物碱,数十种甾醇类化合物,16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几乎是所有食品中含量最高的),3种脂肪酸,16 种氨基酸。大量的水溶性多糖。枸杞多糖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是枸杞补虚扶正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能对骨髓造血系统功能有较全面的促进作用,可抑制机体内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脂褐素沉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值反应功能,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并且还能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据英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天然的β胡萝卜素能抗老、抗癌及预防日照皮肤损伤。科学家认定,自由基是人体代谢产生的惰性因子,是机体老化及癌变的活性剂。而β胡萝卜素能消灭清除自由基的恶性作用,因而是延缓衰老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饮食因素。科研证明,饮食中如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则某些癌症发病率可大为降低,尤其是口腔、肺、前列腺、皮肤和肝癌等。同时β胡萝卜素还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实,枸杞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抗肿瘤治疗中能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升高周围血的白细胞数,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此外,枸杞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也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单胺氧化酶是一广泛存在于动物不同组织如血浆、脑、肝等之中的酶类,有催化单胺氧化脱氨的作用。而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升高是机体衰老加速的原因之一。枸杞还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从免疫学说和抗自由基学说两个方面论述,枸杞子延缓衰老更具有科学依据,为人们今后更好地利用枸杞子延年益寿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服食枸杞子延年却老的方式方法很多,数千年的食补食疗文化,孕育了以枸杞子为主药的多种剂型的药方。以下列举实用简便易学的一些药膳配方,以飨读者。
草龙珠蜜汁枸杞子 枸杞子、龙眼肉各20克,葡萄干50克,蜂蜜20克,菠萝200克。以上各种用净水冲净,入小碗加蜂蜜及适量水入蒸笼蒸20分钟。常服延年益寿,充实正气,补气养血。
枸杞枇杷膏枸杞子、枇杷果、黑芝麻、桃仁各50克,蜂蜜适量,将枇杷果、桃仁切碎,枸杞子、黑芝麻洗净加水浸泡放入锅内,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液3次,合并煎液,用小火浓缩至膏,加蜜1倍即成,冷却装瓶待用,益肺肾补虚,平喘咳润燥,用于晚期肺癌虚弱,体质软弱患者。
枸杞牛鞭花 枸杞50克,鲜牛鞭300克,生姜3克,丁香5克,花椒、精盐等适量,将鲜牛鞭洗净,剥净筋膜、臊腺,同生姜、丁香、花椒、盐、枸杞入钵隔水炖熟,可食肉饮汁。有滋阴壮阳、养肝益肾、强壮身体之功,用于遗精、阳痿、腰酸腿软,夜尿频繁等症。
4
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大通村4组的吴玉辉老人,生于1906年2月26日,整整102岁了。在少年时,老人正处于“女是外人,读书无用”之时,所以吴老从未上过一天学,至今也不识字。14岁时,吴老与18岁的罗洪兴结了婚,一生共育有两女一儿。老人随儿子、儿媳生活至今。老人健康长寿活过百岁,是如何养生的呢?
心态良好 淡泊名利
吴老生性不愿与人争强斗胜,淡泊名利,心态平和。老人的老伴在1958年去世时,其儿女尚小。一天有一些人在她家房屋前后的竹林里东砍一根竹子,西砍一根竹子。吴老的女儿质问这些人:“怎么砍我家的竹子呢?”“你家的,什么时候是你家的?你把它喊答应,就是你家的。”女儿气不过,只好跑回家,告诉吴玉辉老人。吴老知道后,既不指桑骂槐,也不去找人家论理,却劝女儿说:“不就是几根竹子嘛!能值多少钱?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须太在意。 ”1951年,队里将吴老被评为公社的先进个人,吴老知道后,说什么也不在意,对公社和队里的干部说:“我还做得不够好,你们还是评其他人吧。”就这样,吴老硬是将先进让给了别人。我想:如果现在的人都能像吴老这样对待名利的话,人人都能长寿,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生活规律 饮食得当
呈老的饮食起居很有规律,按时睡觉,适时起床,每晚9时左右上床睡觉,夏秋时节,早上5时左右起床,冬春季早上7时左右起床。吴老从不过多地考虑事情。她想,儿孙自有儿孙福,何须老人为他们安排、创造呢?90岁以后,每天午饭后,他还要睡上一两个小时。无论白天和晚上,一上床就能睡着,而且睡眠质量特好。吴老在饮食上也无特别之处,每天早上坚持一个荷包蛋,外加一小碗小米粥或玉米粥,中午则是一碗米饭,外加一小碗用猪肉炸成的肉酱与西红柿或新鲜菜蔬煎的汤;晚上则是一小碗面食。
讲究卫生 辛勤劳作
吴老能健康长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她特别讲究卫生和辛勤劳作。她自己住的房间,除玻璃门窗整洁、明亮之外,被褥也摆放得很整齐。已102岁的高龄老人,不但自己能坚持洗漱、洗衣,而且还能坚持自己系着围腰下厨,这着实让记者感到惊奇。儿孙们一再劝她,别再做这做那,可她却说:“动一动,筋骨好,这是运动健康的最好疗法。”
心态良好 淡泊名利
吴老生性不愿与人争强斗胜,淡泊名利,心态平和。老人的老伴在1958年去世时,其儿女尚小。一天有一些人在她家房屋前后的竹林里东砍一根竹子,西砍一根竹子。吴老的女儿质问这些人:“怎么砍我家的竹子呢?”“你家的,什么时候是你家的?你把它喊答应,就是你家的。”女儿气不过,只好跑回家,告诉吴玉辉老人。吴老知道后,既不指桑骂槐,也不去找人家论理,却劝女儿说:“不就是几根竹子嘛!能值多少钱?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须太在意。 ”1951年,队里将吴老被评为公社的先进个人,吴老知道后,说什么也不在意,对公社和队里的干部说:“我还做得不够好,你们还是评其他人吧。”就这样,吴老硬是将先进让给了别人。我想:如果现在的人都能像吴老这样对待名利的话,人人都能长寿,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生活规律 饮食得当
呈老的饮食起居很有规律,按时睡觉,适时起床,每晚9时左右上床睡觉,夏秋时节,早上5时左右起床,冬春季早上7时左右起床。吴老从不过多地考虑事情。她想,儿孙自有儿孙福,何须老人为他们安排、创造呢?90岁以后,每天午饭后,他还要睡上一两个小时。无论白天和晚上,一上床就能睡着,而且睡眠质量特好。吴老在饮食上也无特别之处,每天早上坚持一个荷包蛋,外加一小碗小米粥或玉米粥,中午则是一碗米饭,外加一小碗用猪肉炸成的肉酱与西红柿或新鲜菜蔬煎的汤;晚上则是一小碗面食。
讲究卫生 辛勤劳作
吴老能健康长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她特别讲究卫生和辛勤劳作。她自己住的房间,除玻璃门窗整洁、明亮之外,被褥也摆放得很整齐。已102岁的高龄老人,不但自己能坚持洗漱、洗衣,而且还能坚持自己系着围腰下厨,这着实让记者感到惊奇。儿孙们一再劝她,别再做这做那,可她却说:“动一动,筋骨好,这是运动健康的最好疗法。”
5
杨友,女,1907年5月2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人。她的生命跨越了整整100年,是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老人,而今她精神矍铄地迈进了21世纪。她能活到100多岁,其中的奥秘,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在冬季临近之际,我们采访了杨友老人和其子陈再兴。
据陈再兴介绍,杨友老人大半辈子生活在社会动荡和艰苦的年代。她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历经了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前的各种动乱和灾难。当时国家科技水平不是特别发达,她的家庭生活也相当贫苦。
老人生活当中习惯早睡早起,喜欢与人交往聊天。她的日常生活十分简单,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如此,从不反常。她不抽烟、不喝酒,连茶也坚持每餐饭后喝二小杯,多了不喝。她吃肉不多,但是爱吃半肥瘦的肉而不爱吃精瘦的肉。她还爱吃糖,甚至连吃面条都要加糖。杨友老人现在除了听觉有点退化、记忆力较差外,其他一切正常,生活还能自理,每天坚持外出步行到县城的亲友处聊天。
老人不识字,但聪明,记忆力强。杨友这个名字比较文雅,不了解她的人也许以为她生于书香之家,错!她的名字是1950年为了登记户口,由她的大儿子给她起的!在此之前她没有正式的名字,非正式的小名先后叫有弟、有算、阿算、陈门杨氏。老人对儿时的一些事还记得很清楚。
老人最突出的特征是性格乐观,无忧无虑。她24岁时嫁给比她大15岁的本县湖寮镇莒村村民陈开捷为妻,生有三男二女,加上陈前妻生的4个孩子,共9个子女。可以想象她漫长的一生中,尤其结婚后更加困难重重。但无论多困难,她从来不担忧,泰然处之。当时家里人多,粮食短缺,常常无米下锅,她积极帮助丈夫努力寻找门路,从来没有丧失信心,相反总是精神百倍,面带笑容。她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上山砍柴,卖菜,开荒种杂粮,为人挑担做杂工……家里有时没有隔夜粮,她还有闲情去邻镇看大戏。家乡每年在正月里有一些娱乐活动,她也是积极分子。此情此景宛如发生在昨日,时光已过去了数十年,她依然健在,但当年与她一起娱乐的兄弟姐妹、街坊邻居早已经作古了!
老人对丈夫十分信任,对子女寄予很高希望。杨友一生以她的勤劳、智慧帮助丈夫建立了和谐、幸福的家庭。她丈夫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也是一个充满活力且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的人,而她的儿女在她看来个个健康、追求上进。她坚信挨过一天便增加一点希望,这是普通人都懂得的道理,试想一个人有了这种信念,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正是这种对丈夫的无限信任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使她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乐观精神。丈夫在她53岁那年离开了人世,今天,老人膝下子孙56人,可以说她的希望没有落空,她的儿孙个个有出息,生活富裕,健康快乐,家庭幸福!
目前,杨友老人每月享受县政府发给的200元长寿保健金。2007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届“老人节”来临之际,大埔县委丘小宏书记等县领导专程前来看望和慰问杨友老人,向她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祝老人健康长寿
据陈再兴介绍,杨友老人大半辈子生活在社会动荡和艰苦的年代。她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历经了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前的各种动乱和灾难。当时国家科技水平不是特别发达,她的家庭生活也相当贫苦。
老人生活当中习惯早睡早起,喜欢与人交往聊天。她的日常生活十分简单,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如此,从不反常。她不抽烟、不喝酒,连茶也坚持每餐饭后喝二小杯,多了不喝。她吃肉不多,但是爱吃半肥瘦的肉而不爱吃精瘦的肉。她还爱吃糖,甚至连吃面条都要加糖。杨友老人现在除了听觉有点退化、记忆力较差外,其他一切正常,生活还能自理,每天坚持外出步行到县城的亲友处聊天。
老人不识字,但聪明,记忆力强。杨友这个名字比较文雅,不了解她的人也许以为她生于书香之家,错!她的名字是1950年为了登记户口,由她的大儿子给她起的!在此之前她没有正式的名字,非正式的小名先后叫有弟、有算、阿算、陈门杨氏。老人对儿时的一些事还记得很清楚。
老人最突出的特征是性格乐观,无忧无虑。她24岁时嫁给比她大15岁的本县湖寮镇莒村村民陈开捷为妻,生有三男二女,加上陈前妻生的4个孩子,共9个子女。可以想象她漫长的一生中,尤其结婚后更加困难重重。但无论多困难,她从来不担忧,泰然处之。当时家里人多,粮食短缺,常常无米下锅,她积极帮助丈夫努力寻找门路,从来没有丧失信心,相反总是精神百倍,面带笑容。她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上山砍柴,卖菜,开荒种杂粮,为人挑担做杂工……家里有时没有隔夜粮,她还有闲情去邻镇看大戏。家乡每年在正月里有一些娱乐活动,她也是积极分子。此情此景宛如发生在昨日,时光已过去了数十年,她依然健在,但当年与她一起娱乐的兄弟姐妹、街坊邻居早已经作古了!
老人对丈夫十分信任,对子女寄予很高希望。杨友一生以她的勤劳、智慧帮助丈夫建立了和谐、幸福的家庭。她丈夫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也是一个充满活力且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的人,而她的儿女在她看来个个健康、追求上进。她坚信挨过一天便增加一点希望,这是普通人都懂得的道理,试想一个人有了这种信念,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正是这种对丈夫的无限信任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使她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乐观精神。丈夫在她53岁那年离开了人世,今天,老人膝下子孙56人,可以说她的希望没有落空,她的儿孙个个有出息,生活富裕,健康快乐,家庭幸福!
目前,杨友老人每月享受县政府发给的200元长寿保健金。2007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届“老人节”来临之际,大埔县委丘小宏书记等县领导专程前来看望和慰问杨友老人,向她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祝老人健康长寿
6
裘沛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毕生勤求博采,深谙岐黄之道,寝馈于方证药法,行医七十余载,以善治疑难杂病,饮誉海内,医德广被。先生今年已届92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文思敏捷,步履轻健,耄耋之年还活跃在临床第一线。那么,先生的养生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养生且莫贪生
先生说:“贪生怕死,要求健康长寿,乃是人之常情。”裘老有诗云:“养生奥指莫贪生,生死夷然意自平;千古伟人尽黄土,死生小事不须惊。”
裘老在长期临床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疗的,大多心宽体泰,抗病力增强,元气逐渐恢复,病情稳定。而忧愁惧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学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措施通过病人的“神机”(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即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即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先生常说,人不必刻意追求健康长寿,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容、淡定、坦然地面对生活,品味人生,乐天知命,以审美的眼光打量这色彩缤纷的世界,诗意地活在真实的生命感受之中,自然而然也就健康长寿了。
养生首先养心
古往今来,养生的方法甚多。裘老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先生提出养心要遵循“1+4”原则,他有一剂精妙的养生方剂,名为“一花四叶汤 ”,这是他总结古今养生学家的精粹,并通过现身实践制定的。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
豁达豁达就是胸襟开阔。裘老说:“上下数千年,人生不过度几十寒暑,朝生暮死与存活百岁,都是白驹过隙!”他又说:“荣华富贵有什么好希罕的,即使你多活几十年,也只是一刹那,任其自然,何必强求。”早年他为名画家唐云题的《牡丹》诗中有“乍看惊富贵,凝视即云烟”,寓有“富贵与我如浮云” 之意。裘老一句“人生短暂,能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亦已足矣”,其心态何其平和。心态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人的健康状态,心平则气和,气和则形神康泰,病安从来?先生有诗云:“心无渐疚得安眠,我命由吾不在天;利欲百般驱客老,但看木石自延年。”
潇洒潇洒指清高洒脱,裘老意为轻松、舒畅的意思。裘老年轻时就“不爱风月爱风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及至老年则是“浪迹书海一老翁 ”。读书是他一大乐事,他精熟文史,谈吐隽永,对《孟子》情有独钟,不少精彩的篇章至今尚能一字不差地吟诵,对古诗词的造诣也相当深厚。工作之余或登山临水,感悟自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当代书画大家陆俨少先生曾为其诗配画,情景交融,一时传为佳话。先生善诗能文,在学术、艺术界闻名遐迩,常有佳作见诸报端,一本《剑风楼诗文钞》索要者众。潇洒,就是充满生机,超越自我,生活充实,身心愉悦,从而利于健康。
宽容宽容即宽恕,能容纳他人。裘老认为,宽容待人是人生的一种美德,也是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宽容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这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现。宽恕不仅要求推己及人,更要“严于责己,薄于责人”,这是一种高尚美德。宽容需要开阔的胸怀,对功名利禄不斤斤计较。宽容不仅能使人心宽体泰,气血调和,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也很有意义。气量狭小,难以容物,对人疑忌,会使人神气错乱,身心受伤害。
厚道厚道就是为人处事之道要敦厚、仁厚。裘老经常强调:“厚道对维护和培养人身元气有重要作用。与厚道相反的是薄德,薄德之人往往流于刻薄,世风浇薄,人心不古,从而使人精气散漫和抵抗力减弱,就容易导致多种疾病。”厚道最为重要的是做人要仁厚,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和扶危救困,作为医者则要多为病人着想;还要常怀感恩与报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还要不念旧恶,多帮助他人。
先生说“养生贵在全神”,就是努力使自己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心态。摒除邪恶和贪欲之心,不慕求浮荣,不损人利己,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忠恕仁厚的精神,这样,人体才能气血和畅,五脏安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从而颐享天年。
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
度,是衡量事物轻重、长短、多少的统称。包括理度、法度、制度、气度、节度等,做人的一切,都得有个度,养生也不例外。
裘老说,孙思邈提倡饮食应“饥中饱、饱中饥”,就是饮食之度;汉代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就是劳逸之度;《内经》载“起居有常,不竭不妄”,就是房事之度;《论语》曰“惟酒无量不及乱”,就是饮酒之度;另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悲欢之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理财之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精神文明之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做人之度。
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是指无过无不及,把握处理事物恰到好处。这是把握“度”的最高准则。《内经》曾提出“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诸如饮食过饱、情志过用、劳逸过度等均可成为致病之因。裘老提出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可以认为是中庸之道在养生理论中的具体应用。先生强调,“度”可以根据体质、生活习惯、地区和时代条件不同而作适当调整。如能“发而中节”,可葆身体康强寿考,精神安乐,社会和谐进步,世界和平繁荣,使人间重重戾气,化为天上朵朵祥云。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养生且莫贪生
先生说:“贪生怕死,要求健康长寿,乃是人之常情。”裘老有诗云:“养生奥指莫贪生,生死夷然意自平;千古伟人尽黄土,死生小事不须惊。”
裘老在长期临床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疗的,大多心宽体泰,抗病力增强,元气逐渐恢复,病情稳定。而忧愁惧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学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措施通过病人的“神机”(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即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对待生死的态度,也即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先生常说,人不必刻意追求健康长寿,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容、淡定、坦然地面对生活,品味人生,乐天知命,以审美的眼光打量这色彩缤纷的世界,诗意地活在真实的生命感受之中,自然而然也就健康长寿了。
养生首先养心
古往今来,养生的方法甚多。裘老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先生提出养心要遵循“1+4”原则,他有一剂精妙的养生方剂,名为“一花四叶汤 ”,这是他总结古今养生学家的精粹,并通过现身实践制定的。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
豁达豁达就是胸襟开阔。裘老说:“上下数千年,人生不过度几十寒暑,朝生暮死与存活百岁,都是白驹过隙!”他又说:“荣华富贵有什么好希罕的,即使你多活几十年,也只是一刹那,任其自然,何必强求。”早年他为名画家唐云题的《牡丹》诗中有“乍看惊富贵,凝视即云烟”,寓有“富贵与我如浮云” 之意。裘老一句“人生短暂,能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亦已足矣”,其心态何其平和。心态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人的健康状态,心平则气和,气和则形神康泰,病安从来?先生有诗云:“心无渐疚得安眠,我命由吾不在天;利欲百般驱客老,但看木石自延年。”
潇洒潇洒指清高洒脱,裘老意为轻松、舒畅的意思。裘老年轻时就“不爱风月爱风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及至老年则是“浪迹书海一老翁 ”。读书是他一大乐事,他精熟文史,谈吐隽永,对《孟子》情有独钟,不少精彩的篇章至今尚能一字不差地吟诵,对古诗词的造诣也相当深厚。工作之余或登山临水,感悟自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当代书画大家陆俨少先生曾为其诗配画,情景交融,一时传为佳话。先生善诗能文,在学术、艺术界闻名遐迩,常有佳作见诸报端,一本《剑风楼诗文钞》索要者众。潇洒,就是充满生机,超越自我,生活充实,身心愉悦,从而利于健康。
宽容宽容即宽恕,能容纳他人。裘老认为,宽容待人是人生的一种美德,也是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宽容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这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现。宽恕不仅要求推己及人,更要“严于责己,薄于责人”,这是一种高尚美德。宽容需要开阔的胸怀,对功名利禄不斤斤计较。宽容不仅能使人心宽体泰,气血调和,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也很有意义。气量狭小,难以容物,对人疑忌,会使人神气错乱,身心受伤害。
厚道厚道就是为人处事之道要敦厚、仁厚。裘老经常强调:“厚道对维护和培养人身元气有重要作用。与厚道相反的是薄德,薄德之人往往流于刻薄,世风浇薄,人心不古,从而使人精气散漫和抵抗力减弱,就容易导致多种疾病。”厚道最为重要的是做人要仁厚,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和扶危救困,作为医者则要多为病人着想;还要常怀感恩与报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还要不念旧恶,多帮助他人。
先生说“养生贵在全神”,就是努力使自己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心态。摒除邪恶和贪欲之心,不慕求浮荣,不损人利己,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忠恕仁厚的精神,这样,人体才能气血和畅,五脏安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从而颐享天年。
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
度,是衡量事物轻重、长短、多少的统称。包括理度、法度、制度、气度、节度等,做人的一切,都得有个度,养生也不例外。
裘老说,孙思邈提倡饮食应“饥中饱、饱中饥”,就是饮食之度;汉代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就是劳逸之度;《内经》载“起居有常,不竭不妄”,就是房事之度;《论语》曰“惟酒无量不及乱”,就是饮酒之度;另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悲欢之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理财之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精神文明之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做人之度。
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是指无过无不及,把握处理事物恰到好处。这是把握“度”的最高准则。《内经》曾提出“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诸如饮食过饱、情志过用、劳逸过度等均可成为致病之因。裘老提出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可以认为是中庸之道在养生理论中的具体应用。先生强调,“度”可以根据体质、生活习惯、地区和时代条件不同而作适当调整。如能“发而中节”,可葆身体康强寿考,精神安乐,社会和谐进步,世界和平繁荣,使人间重重戾气,化为天上朵朵祥云。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7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彭山县老龄委同志的引领下,慕名采访了该县仅有的一对百岁夫妻。这对百岁夫妻住在该县江口镇白蜡村6组,丈夫名叫段锡成,出生于 1907年8月,妻子名叫罗国茹,出生于1908年2月,夫妻恩爱相守了83年。他们的大儿子已经81岁了,最小的女儿也已56岁。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有 98人,段锡成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的长寿之家。
当记者与老龄委的同志来到老人家时,他们的子女告诉我们说:“两位老人刚到菜地里,说是摘点新鲜蔬菜回来吃。”记者到了菜地,只见已满 100岁的段锡成老人双手端着盛蔬菜的塑料盆,正聚精会神地等老伴从菜架上摘成熟的四季豆,见此,记者赶忙用相机拍下了这对恩爱夫妻平凡而又真实的瞬间。在菜地里,老人一边摘四季豆一边与记者拉起了家常。已年满99岁的罗国茹老人对记者说:“这一块菜地里,所有的小葱、蒜苗、西红柿、小白菜等蔬菜都是我和老伴亲手栽种的,没有打过农药,是没有污染的绿色蔬菜,吃起来很爽口。今日中午,记者同志,请你在我家吃饭,尝尝我们这菜园里种的蔬菜。”老人这一讲,我心花怒放,赶紧装好相机,帮老人摘起蔬菜来。
百岁老人不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走路也不需拐杖,而且还能挑半桶粪水到菜地里去追肥呢。这确实让记者感到吃惊。两位老人每天的生活规律是:早上6:30时起床,起床后先在自家的农家小院里走动走动,甩甩手,压压腿,扭扭腰,活动半个小时后,洗漱、煮早餐,早餐一般是每人一个荷包蛋,一个玉米面馒头,外加一小碗粥。早饭后,夫妻俩步行到离家1公里的茶铺里去喝茶,与茶友们聊聊天,谈谈心。11:30时顺便在肉摊买半斤肉带回家。回家后,由妻子罗国茹主厨,丈夫段锡成则为妻子做助手,洗蔬菜等。12:30时,一顿可口的午餐就做好了,中午一般是将猪肉搅成细馅,配上西红柿和鸡蛋蒸着吃,这样既营养,又可口。饭后两人午休半个小时左右。午休后,学习半小时,一般都是由丈夫段锡成老人念给妻子听,妻子在一旁一边织毛衣,一边听老伴念书或读报。有时,老伴罗国茹还不时提问。他们说,这样有益促进大脑思维,提高读和听的能力以预防老化。15点钟时,老人去菜地,不是除草,就是为蔬菜浇水、施肥。老人告诉记者说,人一定要劳动,不能不劳而食,那样就会养成懒惰思想,这样对身心不利。从菜地里出来,老两口再到儿子或孙子的农田边转一转、看一着庄稼长势。老人说这样可以形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们老年人不能以老自居,也要体谅儿孙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人才能越活越年轻。下午18时回家做晚饭,晚饭一般比较简单,许多时候是吃面食。然后收看中央或地方新闻联播等节目,以了解国际国内新闻时事。21点与家人坐在一起,听听儿孙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并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22点准时上床休息。
罗国茹17岁嫁到段家,当时段家非常贫寒,幸运的是小俩口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贫寒的家。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从没有红过脸,到如今,老人们在幸福的生活中安度晚年。
要说两位老人的养生之道,那就是:“家庭和睦,心态平和,粗荼淡饭,益寿延年。”
当记者与老龄委的同志来到老人家时,他们的子女告诉我们说:“两位老人刚到菜地里,说是摘点新鲜蔬菜回来吃。”记者到了菜地,只见已满 100岁的段锡成老人双手端着盛蔬菜的塑料盆,正聚精会神地等老伴从菜架上摘成熟的四季豆,见此,记者赶忙用相机拍下了这对恩爱夫妻平凡而又真实的瞬间。在菜地里,老人一边摘四季豆一边与记者拉起了家常。已年满99岁的罗国茹老人对记者说:“这一块菜地里,所有的小葱、蒜苗、西红柿、小白菜等蔬菜都是我和老伴亲手栽种的,没有打过农药,是没有污染的绿色蔬菜,吃起来很爽口。今日中午,记者同志,请你在我家吃饭,尝尝我们这菜园里种的蔬菜。”老人这一讲,我心花怒放,赶紧装好相机,帮老人摘起蔬菜来。
百岁老人不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走路也不需拐杖,而且还能挑半桶粪水到菜地里去追肥呢。这确实让记者感到吃惊。两位老人每天的生活规律是:早上6:30时起床,起床后先在自家的农家小院里走动走动,甩甩手,压压腿,扭扭腰,活动半个小时后,洗漱、煮早餐,早餐一般是每人一个荷包蛋,一个玉米面馒头,外加一小碗粥。早饭后,夫妻俩步行到离家1公里的茶铺里去喝茶,与茶友们聊聊天,谈谈心。11:30时顺便在肉摊买半斤肉带回家。回家后,由妻子罗国茹主厨,丈夫段锡成则为妻子做助手,洗蔬菜等。12:30时,一顿可口的午餐就做好了,中午一般是将猪肉搅成细馅,配上西红柿和鸡蛋蒸着吃,这样既营养,又可口。饭后两人午休半个小时左右。午休后,学习半小时,一般都是由丈夫段锡成老人念给妻子听,妻子在一旁一边织毛衣,一边听老伴念书或读报。有时,老伴罗国茹还不时提问。他们说,这样有益促进大脑思维,提高读和听的能力以预防老化。15点钟时,老人去菜地,不是除草,就是为蔬菜浇水、施肥。老人告诉记者说,人一定要劳动,不能不劳而食,那样就会养成懒惰思想,这样对身心不利。从菜地里出来,老两口再到儿子或孙子的农田边转一转、看一着庄稼长势。老人说这样可以形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们老年人不能以老自居,也要体谅儿孙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人才能越活越年轻。下午18时回家做晚饭,晚饭一般比较简单,许多时候是吃面食。然后收看中央或地方新闻联播等节目,以了解国际国内新闻时事。21点与家人坐在一起,听听儿孙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并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22点准时上床休息。
罗国茹17岁嫁到段家,当时段家非常贫寒,幸运的是小俩口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贫寒的家。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从没有红过脸,到如今,老人们在幸福的生活中安度晚年。
要说两位老人的养生之道,那就是:“家庭和睦,心态平和,粗荼淡饭,益寿延年。”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